-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
学术预告二则
时间:2023-12-16 15:50:04 来源: 作者: 阅读: 次报告题目1:背内侧后顶叶皮层神经元对自然场景的混合选择性编码
报告人:王雷博士
报告时间:2023年12月18日(周一) 上午9点
报告地点:云鼎国际4118welcome402会议室
报告摘要: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应性功能的大脑需要迅速从瞬息万变的高维信息中提取关键而有意义的特征,并将这些特征整合,以供认知系统使用。这一过程是大脑高效运作的基础之一,它使我们能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情境。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前额叶神经元在多任务认知加工过程中表现出对多任务的混合选择编码特性。作为重要的联合皮层且是背侧视觉通路的重要节点,后顶叶皮层神经元活动在不同认知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并且,这些选择性具有高度异质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猕猴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记录背内侧后顶叶皮层的单细胞神经元活动,来探究神经元活动对视频中丰富多维特征的混合选择性表征特性。结果发现,背内侧后顶叶神经元表现出对不同类别的视频特征内容、初级视觉特征以及眼跳等的混合选择性表征。并且,神经元所编码的视频特征数量与其对视频内容解码的准确率呈正相关。此外,这些神经元对类别和特征信息的处理是通过长时间(30秒)的时间信息积累来维持的。最后,行为实验的结果表明,猴子的扫描路径和凝视一致性受视频内容的调节。总之,我们的神经学发现揭示了后顶叶皮层如何在实时中积极地编织正在进行的体验。需要强调的是,神经表征的高维度特性强调了以后的研究需要将注意力转向神经元的混合选择性表征特性,即它们会同时对多个特征或任务进行编码和处理,这种信息处理和整合的能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决策、解决问题以及与周围世界互动的关键。
报告人简介:王雷,华东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2017 - 2021)、博士后(2021-现在)。主要研究方向为情景记忆及其神经机制,情绪与决策,应激与健康。发表SSCI/SCI论文6篇,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2020年)。
报告题目2:学业社会比较对青少年学习内生动机的影响及机制
报告人:万娇娇博士
报告时间:2023年12月18日 上午10点
报告地点:云鼎国际4118welcome402会议室
报告摘要: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倡导全民终身学习,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个体积极学习内生动机,而青少年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应当成为强化终身学习的重点对象。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如何提升青少年的学习内生动机、强化学习自主行为?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厘清学业社会比较对青少年学习内生动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学业社会比较是在教育和学习领域中,个体将自身的学业表现与他人进行比较的一种行为。而学习内生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相关任务本身充满好奇并感兴趣,从而表现出对学习任务的坚持性和掌握倾向。已有研究表明学业社会比较与学习内生动机关系密切,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学业社会比较对学习内生动机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第二,两者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尚不明晰;第三,现有研究缺乏学业社会比较影响学习内生动机的认知神经证据。因此,本研究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社会比较的自我决定理论、兴趣的发展阶段理论和竞争的内生动机过程模型,构建了学业社会比较影响学习内生动机的自我认知过程模型。综合运用大样本横断调查、纵向追踪调查、情境想象实验、行为实验、脑电实验等多元方法,多情境多视角系统探索了学业社会比较对青少年学习内生动机的影响及机制。具体而言,研究重点关注不同学业社会比较情境(个体间比较、群体间比较)和方向(上行比较、下行比较)对学习内生动机不同阶段(维持、激发)的影响、内在作用机制以及神经机制三大方面。
报告人简介:万娇娇,河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情绪与认知,网络成瘾。发表SSCI/CSSCI论文7篇。
- 上一篇:【学术预告】睡眠质量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影响及机制
- 下一篇:学术预告二则